下面由小編來爲你講解6種常用的深孔加工系統
1、傳統鑽削
深孔加工起源於麻花鑽。這種鑽頭的結構相對簡單,切削液導入方便,便於制造出不同直徑和長度的鑽頭以適用於加工不同尺寸的孔。
在復雜殼體零件深孔加工中典型的工藝方法是採用長、短麻花鑽配合使用、鑽削過程多次退刀排屑、逐級延伸鑽孔的方法。目前對於直徑小於 6mm 的深孔,傳統鑽削仍是主要的加工方法。
2、槍鑽
槍鑽因用於槍管制造而得名。它採用單切削刃並具有自導向功能的 V 型中空鑽杆,屬於外排屑方式。
切削液從入口經加壓泵進入鑽杆內部通道,流向鑽頭的切削部分進行冷卻潤滑,並將攜帶切屑通過鑽杆和孔壁間的 V 型槽,然後從出口排出。目前,槍鑽系統主要用於加工直徑φ<20mm 的深孔。
3、BTA系統
切削液經加壓從入口進入授油器後通過鑽杆與孔壁形成的密封環狀空間,流向切削部分進行冷卻潤滑,並將切屑壓入鑽頭上的出屑口,經鑽杆內腔從出口排出。BTA 系統主要適用於直徑φ>12mm 的深孔加工。
4、噴吸鑽系統
噴吸鑽系統是利用流體力學的噴吸效應原理發明的雙管內排屑深孔鑽削方法。其噴吸鑽系統採用雙層管刀杆,切削液經加壓後從入口進入,其中2/3的切削液進入內、外鑽杆間的環形空間,流向切削部分進行冷卻和潤滑,並將切屑推入鑽杆內腔。
5、DF系統
DF 系統是一種雙進油單管內排屑系統,其切削液分爲前後兩支,分別從兩個入口進入。前一支 2/3的切削液經過鑽杆與己加工孔壁形成的環狀區域流向切削部分,並將切屑推入鑽頭上的出屑口進入鑽杆,流向抽屑器;後一支 1/3 的切削液直接進入抽屑器,經前、後噴嘴之間喇叭口狀的窄狹錐形間隙後獲得加速,產生負壓抽吸作用,達到加速排屑的目的。
DF系統工作原理
DF 系統前半部分起“推”作用的結構類似於 BTA 系統,後半部分起“吸”作用的結構類似於噴吸鑽系統,由於 DF 系統採用了雙進油裝置,僅用一根鑽杆即完成推壓和抽吸的切屑方法,所以鑽杆直徑可以做得很小小,能夠加工更小的孔。
6、SIED系統
SIED 系統是一種由中北大學發明的單管內排屑噴吸鑽系統。該技術以 BTA、噴吸鑽、DF 系統 3 種內排屑鑽削技術爲基礎,增加了分調式功率增補型抽屑裝置,可實現冷卻和排屑液流的獨立控制。
深孔加工在機械加工領域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約佔孔加工量的40%。新型高強度、高硬度和高價值難加工深孔零件的不斷出現,使得加工工件在加工深度、加工精度以及加工效率上要求的不斷提高,作爲關鍵工序和加工難點,以上的經驗與方案在不同的情況下合理應用,才能夠從容應對。
地址:德州平原縣京津冀產業園D37
電話:18315806859
郵箱:610044785@qq.com
網址:www.dzmuxinjx.com
(微信掃一掃)